中小企业中的“专业、精密、特色、新颖”四大特性已经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回溯至2011年,当时工程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报告》的发布会上,便已强调了此一概念,明确指出它是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方向。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趋势,这种专精特新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小企业中的“专业、精密、特色、新颖”四大特性已经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回溯至2011年,当时工程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报告》的发布会上,便已强调了此一概念,明确指出它是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方向。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趋势,这种专精特新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管我国在制造业规模和出口额方面均位居世界之首,且“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毋庸置疑,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自主研发方面,仍有明显短板。大部分“中国制造”还是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我们仅在产品封装和测试环节具有竞争力,而这一环节的附加值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占比例仅为6%。这样的模式易受其他国家替代,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核心利益。为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成长,制造业必须从“三低一弱”模式,即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转向“三高一强”模式,即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以及全球经济的减速,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开始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因此,保证产业链的自主性与可控性已逐渐成为全球产业布局的核心关注点。但是,我国在诸如医疗器械、电子通讯、集成电路、关键工业软件、高端材料以及精密设备等关键领域仍大量依赖进口。这种在核心技术上的“受制于人”的局面不仅普遍存在,还可能威胁到我们的产业链安全。因此,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这些关键领域内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增加关键零部件的上游供应商,从而在多个方面增强我们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固与弹性。
在这种情境中,擅长某一绝技的“专业、精密、特色、新颖”企业成为了焦点。这类企业或许规模不大,但在某一细分市场上深耕多年,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够为大型企业供应高质量的零部件、元件、配套产品及服务。因此,“专精特新”企业可视为打破技术“瓶颈”的关键,它们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从以要素为驱动转向以创新为驱动、从重视人力资源转为侧重智力资本的变革,这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高品质成长。此外,鉴于“专精特新”企业多为中小型,国家对其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为中小企业展示了一条突围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