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浩阳轴承有限公司作为风电大轴承领域的“小巨人”,通过与用友 U9 cloud 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研产供销财”全链路的智能管理体系。
在国家“人工智能 + 行动”战略深入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制造”到“智造”的深刻变革。烟台新浩阳轴承有限公司作为风电大轴承领域的“小巨人”,率先踏上数智化转型之路,通过与用友 U9 cloud 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研产供销财”全链路的智能管理体系,不仅实现了运营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更树立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典范。
痛点驱动:风电巨头的转型必然性
成立以来,新浩阳始终专注于风电大轴承的研发与制造,在烟台布局三大生产基地,主轴轴承、偏变轴承等核心产品年产能达 28GW 以上,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 DNV GL 等权威认证,成为国内各大风电主机厂商的核心供应商。然而,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多地点、多组织运作模式下的管理瓶颈日益凸显。
2022 年前,新浩阳面临着传统制造企业的共性难题:
生产计划制定滞后,多工厂数据孤岛严重,跨部门协同成本高企;
质量追溯依赖人工记录,难以满足风电行业严苛的合规要求;
成本核算粗放,无法精准支撑报价决策与绩效考核。
这些痛点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障碍,数智化转型迫在眉睫。
恰逢国家将 “AI+ 智能制造” 提升至战略高度,风电装备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环节,迎来了技术升级的政策红利期。新浩阳果断决定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经过多方比对,最终选择与在制造业深耕 17 年的用友合作,以 U9 cloud 为核心构建一体化数智平台。
平台重构:U9 cloud 打造全链路
智能体系
新浩阳信息部部长徐晨将此次转型定义为 “脱胎换骨的系统重构”。基于“U9 cloud + MES + 企业微信 + 数据服务”的一体化架构,企业完成了 79 个核心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协同的彻底转型。
在生产制造环节,U9 cloud 与 MES 系统的深度集成构建起分层计划体系,将原本需要 50 分钟的 MRP 运算缩短至 5 分钟,效率提升 10 倍。通过条码技术实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全流程标识,结合 AIoT 物联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使质量追溯效率提升 2 倍,完美解决了风电轴承多品种小批量、交付周期长的管理难题。
财务管理领域,则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战略转型。借助 U9 cloud 的多组织业财一体化能力,新浩阳构建了 30 多个责任主体的阿米巴考核体系,通过序列号管理与 MES 集成实现单件及工序成本核算,生产辅料成本同比降低 20%。快速报价体系的建立让企业能实时生成模拟成本,为市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内部交易也实现了全自动化处理。
供应链协同方面,供应商门户的搭建实现了扫码收货、质检全流程线上化,库存周转效率显著提升。通过 U9 cloud 的移动应用,车间作业计划实时下达至机台和个人,异常情况通过 “软按灯” 系统及时预警,生产现场响应速度大幅提高。这种端到端的数字化协同,使新浩阳在风电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显著的效率优势。
价值跃迁:从效率提升到模式创新
数智化升级不仅带来了运营效率的提升,更推动新浩阳实现了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 U9 cloud 平台支撑下,企业建立起全维度的数据驱动决策体系,每个工序、每个工作中心都成为可量化的利润单元,彻底激活了组织活力。
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内部管理升级,更延伸至产业链协同层面。新浩阳通过 U9 cloud 构建的快速响应能力,能够精准匹配风电主机厂商的动态需求,在新能源装机量持续增长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先机。
行业启示:“专精特新”企业的
转型范本
新浩阳的数智化实践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路径。其成功的核心在于三点:
一是,战略上紧跟国家“人工智能 +”战略导向,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企业核心战略;
二是,技术上选择适配制造业特性的 U9 cloud 平台,确保系统架构的先进性和扩展性
三是,执行上聚焦价值创造,从业务痛点出发设计转型路径,实现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为风电轴承领域的标杆企业,新浩阳通过数智化升级进一步巩固了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其年产能 28GW 的规划目标正在数字化系统的支撑下稳步推进。这种以 U9 cloud 为核心的转型模式,证明了云 ERP 平台在推动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跃迁中的核心价值。
面向未来,随着 U9 cloud 在全球化服务、行业深度适配等方面的持续升级,新浩阳将依托更强大的数智化底座,在风电装备高端制造领域不断突破,向着 “中国品质最好的风电大轴承制造者” 的愿景加速迈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 “新浩阳经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