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重构他们的市场主体地位,给予越来越多“硬支持”。作为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兵工厂,北交所自然成为了专精特新的应许之地。仅仅开市百余天,就有40 余家专精特新上市,占据企业数量的50% 以上。
当下,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重构他们的市场主体地位,给予越来越多“硬支持”。
作为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兵工厂,北交所自然成为了专精特新的应许之地。仅仅开市百余天,就有40 余家专精特新上市,占据企业数量的50% 以上。
但这还不够。要知道,除了资金扶持、荣誉资质、政府帮助外,IPO 为专精特新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企业不仅获得了更具价值的品牌传播效应、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实现了更稳定的财富和资本累计。
然而,身处聚光灯下,不少企业内控管理混乱等问题也暴露无遗。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的专精特新存在内控缺陷问题,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盈利风险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上市之路。而这一直都是证监会的核心关注点。
其实,IPO 发行上市是一件极具复杂和艰苦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监管机构审核把关,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协助处理。在审核过程中,监管机构往往会关注三大内控要点。
第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控制执行文档”的真实性。是否有效使用信息系统来收集和处理业务及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其经营情况。
第二,运营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在产品盘点准确性、生产消耗记录统计完整性、产成品入库的及时性、存货与实物资产账实一致性等方面,会加强审核。
第三,生产经营的合法合规,企业是否建立机制,及时掌握境内外各种法律法规的新增与变化,并作出及时反应。
用友公司认为,IPO 对于专精特新来说是一次难得梳理过去、规范运作的良机。健全而完善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专精特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他们跑步进入北交所的加速器!